2024/8/23 15:35:03 安徽仁爱公益基金会 阅读(111)
为什么总会有人想要参与支教呢?这个问题,我在报名之前就思索良久。或许是高考填报志愿与师范专业失之交臂,总想弥补些许遗憾。也或许是在十数年的学生时代,遇见过几位印象十分深刻的老师,因而对教师充满着期待,我想,能在有限的青春里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足以成为我们出发的动机了。
回想起我们为孩子们设计特色课程的一帧又一帧,似乎我们头上永远闪烁着问号——怎样才能把我们设计的课程内核真正传达给孩子们?是真正落到实处而非只是徒有其表的空中阁楼。
这一路走来,我们历经了教案设计,课程PPT的制作,以及多次的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呢?我想,因为我,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在短暂的支教实践中,能更多地跟孩子们说说心里话,教孩子们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之外更重要的东西:写信教学课教教他们怎么用除了言语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抒发情感;趣味物理课教他们怎么去探索世界本质;捕捉自然手工课教他们怎么与自然建立联系;安全卫士课教他们怎么看待生命之重要;性教育与脏话祛魅课教他们怎么看待性与刻板形印象和脏话形成的惯习;感恩故事课教他们怎么去感谢、分享与爱;简明媒介素养课教他们网络暴力如何发生;教怎么做更好的自己,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有人说,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我作为班主任团成员之一,曾多次和我班上的孩子们说,我们讲的有些东西你们现在可能觉得难懂,其实不理解也没关系,只要留下了一个印记,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的的认知世界的版图扩大到一定程度,那时自然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近年来掀起了一股“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热潮,这样看来,这次支教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命题呢。这些孩子们其实和小时候的我们并没有分别,都是一群好奇、天真、善良的灵魂,需要去平视而不是俯视。我们忧心于他们和曾经的我们囿于相似的迷惘与困境。我们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我们也见证了一部分这个世界的精彩。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正青春,我们的路也还正长远。
短短几周的时间,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我们又能收获什么?
我想,对于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的他们来说,这次支教的意义不是为了灌输给他们某种价值观,不仅仅在于扩大视野,而在于陪伴、了解、倾听,用平等地姿态与他们交流,一起肩并肩地走过一段路程。而对于我们这些志愿者来说,这何尝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见世面呢。经历过一次次谈心,一次次家访,我们见识到了难以言说的真实,也被一个个坚韧又昂扬的生命所触动。
我们既被繁华震撼过,也被质朴感动过。对于这些孩子们,我们能改变的真是少之又少,而需要感受和体会的却还有太多太多……